君子慎独下一句是不欺暗室卑以自牧
前后全句子:
1、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
出处:《礼记·中庸》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2、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3、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卑以自牧,含章可贞
4、君子慎独三省吾身。
5、慎独慎言慎行慎始慎终。
君子慎独是什么意思?
君子慎独-释义:
越是在隐蔽、没有人看到的地方,自己独处的状态下,君子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表里如一。
君子慎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意思是:“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途径,也是经过长期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它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管,有多种做坏事的可能并且不会被发觉的时候,仍然能坚信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的按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不做任何坏事。
出自:《礼记·中庸》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解释:凡是正确的原则,都是片刻不可以背离的;如果可有丝毫背离而无咎,那就不是真正正确的原则。所以明道之人于不闻、不睹之地,仍时刻保持戒慎恐惧的状态,不让最隐微处的违背正确原则的行为显现坐实,所以修行到究竟处的君子就会非常慎重他自己的每一个心念言动。
扩展资料:
1、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只有做到了慎独才能将自己置身于一种高度一种对职业的忠诚和热爱。
2、即爱护自己的人格,首先要自重。自重。珍视共产党员的身份。独身自处时,心中捅破“无人知道”这层窗户纸,自觉地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党的声誉、形象联系在一起。从小事着眼,从细节做起,表里如一,浩然坦荡。
君子为什么要慎独,慎独是什么意思?
“慎独”是儒家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1、君子慎独的意思是越是在隐蔽、没有人看到的地方,自己独处的状态下,君子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表里如一。
2、儒家将慎独作为君子最重要的行为准则,认为慎独是个人道德风范的最高境界。人前为人不难,而人后,在没有了监督,没有了任何他人的时候,所面对的除了天地,就是自己。
3、独处,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独处,不仅仅是和自己在一起,更是和天地、和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在一起,独处时,所面对的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4、君子慎独,所指的慎,就是来自超我的自律:严格地约束自己,努力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南宋陆九渊说过:慎独即不自欺。人可以骗得过所有人,然而,却最骗不过自己。慎独,于人是坦然,于己则是心安。
“慎独”出自那个典故?
最先见于 《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
《大学》第一次出现慎独一词:
【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叫做让自己对自己满意。所以君子(为了让自己对自己满意)就一定会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
【注解】
1、“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是解释前一句话的“毋自欺也”;
2、慎独,在这里约等于扪心自问。如聂文涛博克:“孔子说的仁道,那是讲给君子的。而我,曾经放弃了很多次救助孩子的机会,因此不能再谈什么仁道。我今天所要做的,是人道,是追求做人的基本价值。换句话说,面对这些孩子,我能否扪心自问:我还是一个人吗?”。
本文由句豆网整理发布,不代表句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judoujuzi.cn/p/1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