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下一句莫因诗卷愁成谶
前后全句子: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
百无一用是书生是什么意思?
意思:
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出处:
该句出自《杂感》,是清朝诗人黄景仁所著的七言律诗。
原文: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译文: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慨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黄景仁是北宋著名词人黄庭坚的后代,自幼丧父,16岁参加童子试力压三千人获得第一名,但一直到死都是秀才身份,没有能够中举,又因为生计所迫,一直替人做幕僚,岁月蹉跎终究没能功成名就,深感怀才不遇,这首《杂感》就是作者抒发情感的作品。其中“百无一用是书生”是作者的自嘲,结合上句的意思就是,十个人里有九个人我都看不上,但是现在最没用的就是我这个书生了,不过随之作者笔端一转,劝解自己不用发愁,自己自然有自己的价值。古人诗作中自嘲和自勉都是非常常用的艺术手法,其实作者并不认为自己是无用之人,只是感慨时运不济,在浮世中苦苦挣扎,但是作者从未放弃追求理想,可惜黄景仁一生一直处于坎坷这种,为了避债远走他乡,35岁就是病死于逆旅,每读到这首诗就感觉到诗人那种坚韧的气质,与诗丐的作用相类,都有豁达的心境。
这首诗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不被人所提起,今人很少有读过全诗的,不过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一句倒是流传甚广,逐渐成为了民间俗语,从作者的自嘲,变成了一种对读书人鄙视的论断。其实古人名句在流传过程中经常被断章取义,比如“一屋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一句是“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这原本是表达志向的对话,却变成了教育他人勤劳的警句,失去了原有的意思。
本文由句豆网整理发布,不代表句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judoujuzi.cn/p/13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