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句豆句子网 / 句子列表2 /

关于古诗词的名言警句

关于古诗词的名言警句

名言名句古诗?

关于古诗词的名言警句-01

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 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5、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6、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7、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雏雌从绕林间。

8、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关于古诗词的名言警句-02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5、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0、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1、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关于古诗词的名言警句-03

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3、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李冶

4、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5、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萧鼎

6、 年少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关于古诗词的名言警句-04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2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2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描写诗的名言?

1、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三国·曹丕)

2、 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唐·白居易)

3、 传神文笔足千秋(清·永忠)

4、 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清·黄景仁)

5、 一句能令万古传(唐·郑谷)

6、 情能动物,故诗足以感人(明·徐祯卿)

7、 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清·陈奂)

8、 诗之为教,其效至于动天地,感鬼神(清·朱彝尊)

9、 妙语益难忘(宋·黄庭坚)

10、 文有大法,无定法(元·郝经)

11、 学问有渊博,文章有法度(元·揭曼硕)

12、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宋·黄庭坚)

13、 落笔要旧,景界要新(清·唐岱)

14、 曲尽法度,而妙在法度之外(永乐大典)

15、 有心师事者,当以规矩入,再从规矩出(清·蒋和)

16、 文随世变(明·谢榛)

17、 道与文不相通,妙而不可见之谓道,形而可见之者谓文----(明·王伟)

18、 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元·郝经)

19、 文以载道(明·茅坤)

20、 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唐·李白)

21、 忧时原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宋·刘克庄)

22、 诗不可以无为而作(注·薛雪)

23、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章无补(汉·王充)

2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

25、 发胸中之思,论世俗之事(汉·王充)

26、 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类拔萃(宋·陈克)

27、 以非常之文,通至正之理,浊所以不朽也(唐·皇甫堤)

28、 要辞达而理举,故无举乎冗长(晋·陆机)

29、 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隋书)

30、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主文之本源也(南北朝·刘勰)

31、 理极天下之精,文极天下之妙(明·王鏊)

32、 文以理为主,以气为辅之(元·刘将孙)

33、 文贵穷理,理贵言情(唐·皮日休)

34、 立德者,立言之本源也(清·归庄)

35、 诗品出于人品(清·刘熙载)

36、 著作在人品为先,文章次之(清·薛雪)

37、 作人,作文,以品为主(清·申居鄙)

38、 文以行立,行以文传(南北朝·刘勰)

39、 草木之华,必归无飞才;胸中具素者,舌端斯有惊语----(明·沈承)

40、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传之心(清·李渔)

41、 胸次山高水远,笔端云起风狂(宋·向子湮)

42、 仅是天才不能成为作家,因为书的背后极需要作家失格----(爱献生)

43、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鲁迅)

44、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

45、 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雪,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唐·孟郊)

46、 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清·李渔)

47、 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清·黄宗羲)

48、 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清·袁枚)

49、 缀之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南北朝·刘勰)

50、 曲尽人情莫若诗(宋·邵雍)

51、 情无定位,感触而兴(明·徐祯卿)

52、 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的心(狄德罗)

53、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北朝·刘勰)

54、 下笔风起云涌(清·蒲松龄)

55、 长觉风雷笔下生(唐·崔道融)

56、 笔所未到气已吞(宋·苏轼)

57、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

58、 司源到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杜甫)

59、 文似看山不喜平(元·翁朗夫)

60、 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清·袁牧)

61、 有磨皆好事,无曲不文星(清·袁牧)

62、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唐·张锡)

63、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元·杨载)

64、 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用之长篇(清·刘熙载)

65、 出人意外者,仍须在人意中(清·袁牧)

66、 古诗贵质朴,质朴则情真(清·徐增)

67、 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琦(宋·戴复古)

68、 凡文章先华丽而后平淡(宋·吴可)

69、 宁曲毋巧,宁朴毋华(清·薛雪)

70、 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宋·梅尧臣)

71、 大文章弥朴,质有余也(汉·杨雄)

72、 大巧若拙(老子)

73、 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宋·葛彷)

74、 真正的语言艺术总是朴素的,很生动,几乎是可以感触到的----(高尔基)

75、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唐·李白)

76、 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张怀灌)

本文由句豆网整理发布,不代表句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judoujuzi.cn/p/1872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号:268136922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