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句豆句子网 / 句子列表3 /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

高考课外文言文一般出自哪几本书?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01

高考课外文言文一般出自以下几类书:

《史记》:《蔺相如廉颇列传》、《鸿门宴》、《报任安书》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荀子》:《劝学》、《逍遥游》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墨子》:《秋水》、《非攻》

《西厢记》:《长亭送别》

《诗经》:《氓》

《永州八记》之一:《始得西山宴游记》

《离骚》

《震川先生集》:《项脊轩志》

以下是单独的文章:《兰亭集序》、《陈情表》《滕王阁序(并诗)》、《师说》、《前赤壁赋》、《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阿房宫赋》、《六国论》、《谏太宗十思疏》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02

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般是史书,尤以人物传记为多。

高一不急着练高考文言文,个人认为看史记对高考文言文不会有太大帮助。高考文言文一道实词一道虚词选择题,多半是两个对比判断用法意义相同或不同,第一个一定是考试的文言文中的,与之对比的多半是课内的。而高中文言文重点基本都在必修一到必修四,比如赤壁之战、鸿门宴都经常出句子,所以你现在应该扎扎实实学好每一篇文言文,如有可能尽可能多地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思,而查古汉语词典时不经意的积累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法。所以,多查古汉语字典是有好处的。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03

1、二十四史.尤以《史记》《战国策》、《左传》,《晋书》《明史》居多。高考文言文出自以前的文学作品,以《史记》、《春秋》、《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战国策》居多,也有一些唐宋时期的散文、小说、志怪等,一般是高中语文课文的延伸。

2 明清古文。多以描写书屋,子女,山水,聚会居多。

其实只要多读书完全够用。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04

高考课外文言文选文以人物传记为主,多出自二十四史,近两年的选文语料以宋代、明代及清代为主,可以提前阅读这三代的史书。

史记有哪些精彩的语句?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01

太史公不朽铭言如:文王枸写周易。孔子受困作春秋。屈原放逐离骚。左丘失明有国语。孙子膑足著兵法。呂不韦迁蜀作吕氏春秋。韩非被囚有说难孤愤。永远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发奋前行。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02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中经典的名言警句以及成语不胜枚举,这里列举一些主要的名言供题主参考并附上出处:

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4、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6、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7、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下面是出自史记且我们现在仍经常使用的一些经典成语和/或词语和/或典故供参考:

网开一面《史记,殷本纪》

囊血射天《史记,殷本纪》

酒池肉林《史记,殷本纪》

左支右绌《史记,周本纪》

焚书坑儒《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鹿为马《史记,秦始皇本纪》

拔山扛鼎《史记,顶羽本纪》

先发制人《史记,顶羽本纪》

破釜沉舟《史记,顶羽本纪》

鸿门宴 《史记,顶羽本纪》

沐猴而冠《史记,顶羽本纪》

霸王别姬《史记‘顶羽本纪》

四面楚歌《史记,顶羽本纪》

无颜见江东父老《史记,顶羽本纪》

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鸿鹄之志《史记,陈埗世家》

积毀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毛遂自荐《史记,平原君列传》

脱颖而出《史记,平原君列传》

歃血为盟《史记,平原君列传》

因人成事《史记,平原君列传》

一言九鼎《史记,平原君列传》

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荆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怒发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刎颈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胶柱鼓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败涂地《史记,高祖本纪》

约法三章《史记,高祖本纪》

运筹帷幄《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史记,高祖本纪》

卧薪尝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鸟尽弓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一狐之腋《史记,赵世家》

招摇过市《史记,孔子世家》

……

史记的经典数不胜数,是我国当之无愧的文学瑰宝,以上举例权当抛砖引玉,大家可进一步补充或讨论,谢谢大家。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03

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3、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

4、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04

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

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4、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7、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

8、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

9、迷而知返,得道不远。

10、其志不在小。

11、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

12、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德所欲,故物贱之珍贵,贵之真贱,各功其业,乐其事

1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4、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

15、尚俭者开富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

16、思政不察逆顺之理,不识大小之形,不度强势之势,有此三蔽,宜其俘获。

1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8、溪壑可盈,志欲无满。

19、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

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05

1、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

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5、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6、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8、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

9、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1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1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1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13、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史记·秦始皇本纪》

1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1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1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18、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2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2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 列传)

2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24、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06

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

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4、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7、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

8、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

9、迷而知返,得道不远。

10、其志不在小。

11、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

1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3、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

14、尚俭者开富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

15、思政不察逆顺之理,不识大小之形,不度强势之势,有此三蔽,宜其俘获。

1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7、溪壑可盈,志欲无满。

18、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

19、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07

1、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 读史使人明智。

4、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5、 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6、 前世不忘后事之师。

7、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8、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9、 太多了每一句都是名句。

10、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书推荐排行榜?

1、史记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规模巨大,体系完备,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除“表”和“书”外都是以人物为中心来编排史料的,人物传记既精彩又富有文学性,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2、资治通鉴

在中国最好的史书排行中能与《史记》能一较高下的只有这部《资治通鉴》,本书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内容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大、体大思精、史料充实、考证稽详、叙事详明、繁简得宜。司马光对《资治通鉴》文献整理思想,文献整理模式及方法,不仅结出了丰硕成果,丰富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而且对文献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

3、汉书

《汉书》是中国著名的史书,它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在中国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它写社会各阶层人物都以“实录”精神,平实中见生动,堪称后世传记文学的典范,《霍光传》、《苏武传》、《外戚传》、《朱买臣传》等都收录其中。

4、后汉书

本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全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井井有条地叙述了东汉一代的历史兴亡大势,错落有致地描画出东汉一代的社会、民情与人物百态。

5、三国志

对三国历史感兴趣的朋友非常多,想要深入了解的话关于三国最有名的史书就是这部《三国志》了。本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书》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还一直流传到现今,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6、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是经典史书之一,它是唐宋以后唯一的一部私修正史,在中国史学史尤其是唐宋以后史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仿《春秋》笔法,用不同的字句表现微言大义,个人好恶往往影响了史实的记述,终于招致了后人的批评。但是欧阳修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大家,古文运动的领导人和集大成者,所以《新五代史》文笔简洁,叙事生动,当时人就认为它的笔力与《史记》不相上下,《新五代史》的文笔之出色,在二十四史中非常罕见。

7、尚书

《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客研习之基本书籍,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是部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皇室文献的古代重要史书,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书中文字诘屈艰深,晦涩难懂,但它标志着史官记事散文的进步:第一,有些篇章注重人物的声气口吻;第二,有些篇章注重语言的形象化以及语言表达的意趣;第三,有些篇章注重对场面的具体描写。

8、春秋

《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蕴涵着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学著作,这是从先秦孟、荀到两汉马、班诸家一致的看法,两汉以后,今文经学衰微,学者多受古文经学门户之见的影响,开始视《春秋》为历史学著作,并由此引发了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春秋》性质之争,而且本书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9、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

10、战国策

《战国策》。本书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

11、国语

《国语》是非常有名的史书,它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本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有目共睹,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陈寿的《三国志》、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吴任臣的《十国春秋》,都是《国语》体例的发展。另外,其缜密、生动、精炼、真切的笔法,对后世进行文学创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2、隋书

《隋书》是中国史书中修史水平是较高的一部,由唐代魏征主编,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记载了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共38年的历史,本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在正史书志中,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

本文由句豆网整理发布,不代表句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judoujuzi.cn/p/1920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号:268136922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