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名人名言
有关公平的格言警句或古诗有哪些?
关于公平的名言
1、公其心,万善出。——明·方孝孺
2、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列子
3、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清·何启
4、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而隅。——明·薛宣
5、公者明,……无私者正。——黄帝经
6、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
7、公正不但必须做到,为了令人信服,它还必须被人看到。——比奇科默
8、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亚里士多德
9、公正是施政的目的。——丹·笛福
10、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刘。——淮南子
11、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汉·班固
12、即使全世界都毁灭了,正义是不能没有的。——罗曼·罗兰
13、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淮南子
14、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
15、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16、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清·王夫之
17、目贵明,听贵聪,心贵公。——邓析子
18、哪里有正义,哪里就是圣地。——培根
19、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吕氏春秋
20、平而后清,清而后明。——宋·司马光
21、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西塞罗
22、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宋·释惟白
23、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清·康有为
24、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明·薛宣
25、伸张正义,胜于责骂邪恶。——德国
26、事在是非,公无远近。——唐·张九龄
27、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三国志
28、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吕氏春秋
29、天下事,坏于懒于私。——宋·朱熹
30、天下为公,亿兆已任。——魏书
31、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莎士比亚
32、我们不能拒绝给人以公正,也不能拖延给人以公正。——无名氏
33、心苟至公,人将大同。——唐·姚崇
34、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
35、延误公正就是不公正。——兰多
36、言非法度不出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唐·杨炯
37、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郭沫若
38、一公则万事通,一私则万事闲。——袁子正论
39、一切背离了公平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柏拉图
40、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宋·朱熹
41、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管子
42、一言正,天下定;一言倚,天下靡。——艺文类聚
43、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
44、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明·吕坤
45、有公心,必有公道。——晋·杨泉
46、在政府事务中,公正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力量。——拿破仑
47、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汉·韩婴
48、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晋·傅玄
49、只要提着正义之剑攻击,再柔弱的手臂也会力大无穷。——韦伯斯特
50、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
51、做事公正一小时,胜过祈祷五昼夜。——阿拉伯
52、高于道德的东西必须基于公正,包含公正,并通过公正的途径去获取。——享·乔治
53、对正义事业保持沉默,等于为非正义事业呼喊。——阿拉伯
54、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孟德斯鸠
55、对绝大部分人来说,热爱公正无非是怕吃不公正的苦头。——拉罗什富科
56、待人不公正比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更有失体面。——柏拉图
57、大明无私照,至公无私亲。——唐·张蕴古
5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59、持心如衡,以理为平。——明·刘基
60、不看人行事。——俄罗斯
61、不公正的东西实在无益于人;公正的东西至少无损于人。——享·乔治
考试公平的名言?
公平名人名言-01
1、 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
2、 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清·何启)
3、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宋·释惟白)
4、 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吕氏春秋〉
5、 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汉·韩婴)
6、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
7、 持心如衡,以理为平(明·刘基)
公平名人名言-02
1、文明考风,诚信考试。
2、文明考试 公平竞争。
3、冷静分析,沉着应考。
4、学以载道,诚信为本。
5、提高文明素质,严肃考风考纪。
关于公平的谚语故事?
关于公正的名人小故事有:
1、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为夺取天下大业,于公元228年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在讨论人选时,诸葛亮不顾众议,决定提拔谈起军事头头是道的马谡为镇守战略要地街亭的最高指挥官。
马谡出兵街亭之前,曾立下军令状,表示若有差失,则乞斩全家。但是,马谡率兵到达街亭之后,没有听从诸葛亮“在山上扎营太冒险”的嘱咐,自以为熟读兵书,更不听副将王平的劝告,屯兵于山头。他自信地说,兵法有云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
最终,马谡被曹魏名将张郃围困在山头,断了水粮,马谡兵败而回。马谡失守街亭,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诸葛亮北伐曹魏的计划也随之流产。为此,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斩首之时,全军落泪,诸葛亮亦失声痛哭。
2、包拯大义灭亲铡包勉
包拯做庐州知县时,一个老大娘来报案,被告人是包勉,告其打死了老大娘的儿子,摔死了她的孙子,强奸了她的儿媳妇,这是一起重大案件,2条人命一条强奸罪,这在现代社会是要判处死刑的。包拯接到报案后立即下命令抓嫌疑人。
但是嫌疑人久久没有被逮捕归案,包拯被这起案件折磨的心力交瘁,道德与法律一直在包拯脑子里盘旋。回到家后,看见妻子手里拿着一个拨浪鼓问包拯,这个拨浪鼓是否要扔掉。
这个拨浪鼓承载着包拯儿童时期的满满记忆,看见这个拨浪鼓记忆也涌上了心头。这就要回到包拯的童年故事,而这个故事里面有被告人包勉和他的母亲,也就是包拯的嫂嫂。长兄如父,长嫂如母,这句话在包拯身上完整的验证了。
包拯是最小的儿子,包拯的母亲为了生包拯在包拯未满月的时候去世了,那时候的包拯还是襁褓里的婴儿。嫂嫂心疼包拯,就把包拯带回来自己养。那时候的嫂嫂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是包勉。嫂嫂同时养育着包拯和包勉,奶不够喝时都是先让包拯喝然后让自己的儿子喝米粥,这是怎么样的一份真情真意。
包拯两岁的时候,包拯长兄买来一个拨浪鼓给自己的儿子包勉玩,小时候的孩子都不懂事,包拯和包勉抢拨浪鼓玩包拯没抢到大哭不止,嫂嫂从包勉手里夺过拨浪鼓给包拯玩,自己的孩子其实嫂嫂心里也是痛。
拨浪鼓还不小心划伤了包勉的手,这件事让包拯深深的记在了自己的脑子里。包拯的老婆拿出拨浪鼓就是要提醒包拯嫂嫂的这份心这份情,让他对包勉网开一面看在嫂嫂的份上。
本文由句豆网整理发布,不代表句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judoujuzi.cn/p/1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