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句豆句子网 / 句子列表2 /

出自中庸的名句

出自中庸的名句

中庸十大精髓名句?

出自中庸的名句-01

1、中庸之道,天下之道也。

2、朝闻道,夕死可矣。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8、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学如驾车,言行如箭矢。

出自中庸的名句-02

1、中庸之道,天下大同。

2、诚之为贵,言之为重,行之为远。

3、道不远人,人自远而返。

4、君子之道,非离其位。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6、修身以安天下,尊德以定人心。

7、养心莫善于静,静心莫善于定。

8、以学为业,以道为师,以德为友。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出自中庸的名句-05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大人者,言必信,行必果,胜己为强。

3、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5、小人反复,大人刚健。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8、直而不阿,光而不燿。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义,有杀身以成名。

10、忠恕之道,斯两者而已矣。

出自中庸的名句-06

1、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2、《诗》曰、衣锦尚”,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中庸·右第三十三章》

3、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4、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中庸·右第二十九章》

5、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中庸·第三十二章》

6、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中庸·右第三十一》

7、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8、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中庸·右第三十章》

9、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10、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章——《中庸·右第二十一章》

出自中庸的名句-07

1、诚意正心,明德修身。

2、安分守己,不图虚荣。

3、反躬自省,以至于谦。

4、精益求精,不断进取。

5、人情不拂,权归于政。

6、食指可见,心平如水。

7、识小谨微,变通圆通。

8、小节苛念,以至于治。

9、循序渐进,以至于成。

10、中正无私,清静无为。

孔子讲中庸的经典名句?

《中庸》原本为《礼记》中的一篇,被宋儒抽出,成为、四书”中的一书,《中庸》出自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子思著有《子思》23篇,现已不可考,只有《中庸》一篇流传于世。

1、君子素其位而行。

素:向来。君子会依照自己所处的地位行去做事情。

2、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反:违背。君子能够顺达的处理事务,是能够做到中庸,小人的行为是违反中庸。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节:符合节度法度。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未曾发生,叫做、中”;表现出来而都合宜,叫做、和”。这句话提出、中和”乃天下之根本也,强调、谓之中”、谓之和”、中也者”、和也者”,读出节奏和韵律。

4、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至诚尽性是《中庸》全篇主旨所在。尽其性:充分发挥本性。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发挥自我的本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就能够充分发挥人类的本性。

5、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天下国家都是可以平定治理的,高官厚禄都是可以推辞的,刀剑摒弃也是可以踩,到是要完全做到中庸的境界,是十分困难的。

6、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致:达到。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万物便发育成长。

7、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先要施行善政要得到贤臣,要得到贤臣必须先修正自身,要修正自身必须加强自己的道德品质,要加强自己的道德品质,必须以仁义为首。

8、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等高必自卑。

辟:通、譬”。迩:近。君子中庸之道,就像走路,一定要从近的地方开始;又像登山,要从低处开始。

9、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素:索求。隐:隐僻之理。索求隐僻的理论,做出怪异荒诞的举动,即使能得到后世的称赞,我也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10、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中庸经典名句赏析?

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赏析:上天所给与人们的禀赋叫作性,顺从天性的做法便是道,修习这种道法叫作教。

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右第一章。》

赏析:达到了中和,天和地就各在其应所处的位置,万物就繁育生长。

三、子曰:、道其不行矣夫!”——《中庸·右第五章》

赏析:孔子说:、道大概得不到推行了吧?”

四、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右第六章》

赏析:他喜欢向他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浅近的话。隐藏其中不善的,宣扬其中善的。把握事物的两端,而采取不偏不倚的中道用于百姓。这就是他所以成为舜的原因吧!

五、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右第九章》

赏析:均:平治,把天下国家治理好。下国家可以治理好,官爵俸禄可以辞掉,锋利的刀刃可以踩踏,中庸却不可能做到。

六、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中庸·右第十章》

赏析:南方强还是北方强呢?或者是你心中的强呢?用宽厚温柔的态度去教育别人,不去报复那些无道的行为,这边是南方的强,君子都会选自这样做。

七、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中庸·第二十章》

赏析: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政策,都记录在书籍中,他们在世的时候,政策就能够同行。他们死去的时候,他们的政策便停息了。

八、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中庸》

赏析:如果能够遵行中庸之道,即便愚笨也一定会很明达,即便很柔弱,也会变的刚刚强。

九、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中庸·第二十章》

赏析:爱人的亲疏差别,尊贤的等级区分,是礼产生的根据。

十、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中庸·第四章》

赏析: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阐明,我知道原因了:有才德的人认为太简单而不必阐发,无才德的人又不求甚解。这就好比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辨知其中的滋味。

本文由句豆网整理发布,不代表句豆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judoujuzi.cn/p/2007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号:268136922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